变频电机和普通电机在使用中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调速性能
变频电机:配合变频器使用时,可以实现精确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宽,能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效率,可根据实际工况需求灵活调整电机的转速,以适应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
普通电机:一般只能通过改变电机极对数或使用降压调速等方式来实现有限的调速,调速精度较低,调速范围也较窄,且在低速运行时容易出现发热严重、效率降低等问题。
运行效率
变频电机:在变频调速时,能在不同的转速下保持相对较高的效率,尤其是在低负荷运行时,通过调整频率和电压,使电机的运行参数与负载匹配,从而降低能耗,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普通电机: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效率较高,但当负载偏离额定值时,效率会明显下降,特别是在轻载或低速运行时,功率因数较低,能耗相对较高。
发热与散热
变频电机:由于变频电源中含有高次谐波,会使电机的铁损和铜损增加,导致电机发热增加。因此,变频电机通常采用加强散热措施,如增加散热筋、采用强制风冷等方式,以保证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散热效果。
普通电机:在正常运行时,发热主要来自于定子和转子的铜损以及铁芯的铁损,散热方式一般为自然风冷或自带风扇散热。当普通电机用于变频调速时,由于散热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出现过热现象,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绝缘性能
变频电机:为了承受变频器输出的高频、高压脉冲电压,其绝缘性能要求更高。通常采用特殊的绝缘材料和工艺,以提高电机的绝缘强度和耐电晕性能,防止电机绝缘过早老化和损坏。
普通电机:绝缘设计主要针对工频电源,其绝缘水平相对较低,在承受高频、高压脉冲电压时,绝缘容易受到损伤,导致电机故障。
噪音水平
变频电机:在调速过程中,由于变频器输出的非正弦波电压会引起电机内部的电磁振动和噪音,因此变频电机在设计上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噪音,如优化电机的电磁设计、采用低噪音轴承等。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低频运行时,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普通电机:运行时的噪音主要来自于电机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噪音,其噪音水平相对较高,且在不同转速下噪音变化较大。当普通电机用于变频调速时,由于电磁力的变化,可能会使噪音问题更加突出。